开车故意撞车判刑标准是什么
7天前

来源:网络
开车故意撞车这种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财产,其判刑标准需依据多方面因素来判定。
首先,如果故意撞车行为尚未造成人员重伤、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,但危害了公共安全,可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规定,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要是故意撞车导致他人重伤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,构成交通肇事罪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;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;因逃逸致人死亡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不过这里强调的是过失犯罪情况,若为故意撞车报复等主观故意,则可能适用更重罪名。
当故意撞车行为主观恶意极大,以杀害特定人员为目的,直接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。故意杀人的,处死刑、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;情节较轻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案例一:个人恩怨引发的故意撞车
李某与张某在生意上存在竞争关系,矛盾逐渐激化。一日,李某发现张某开车出门,便驾车尾随。在一个路口,李某瞅准时机,加速撞向张某的车。张某所驾车辆严重受损,身体也多处骨折。经调查,李某是蓄意报复,法院认定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,因其行为导致张某重伤,最终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七年,并要求其承担张某的医疗费用及车辆维修等民事赔偿责任。
案例二:冲动之下的危险行为
赵某和女友在车内争吵,情绪激动的赵某失去理智,突然开车撞向路边的电线杆,女友因未系安全带受伤严重。警方介入调查后,考虑赵某并非针对特定人员,但该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,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四年,同时要求赵某对女友进行民事赔偿,承担女友的医疗费用等。
案例三:恶意报复社会的故意撞车
钱某因生活不如意,心怀不满,为发泄情绪,在人员密集的商场门口,驾驶汽车故意冲向人群。造成多人受伤,其中两人重伤,部分店铺设施损坏。法院审理后,认定钱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成立,且情节特别恶劣,判处钱某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。
总之,开车故意撞车行为的判刑标准需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、造成的后果等因素,以确保司法公正,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。任何试图通过故意撞车来达到不良目的的行为,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