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要求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签了后怎么办
17天前

来源:网络
当公司要求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并签订相关协议后,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首先要明确,这种“自愿放弃社保”的协议是无效的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》规定,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法定义务,不能通过任何协议或约定来免除。所以即便签了这样的协议,也不具备法律效力。
员工可以与公司进行沟通协商。以友好、理性的态度向公司说明缴纳社保的重要性以及法律规定,要求公司依法为其缴纳社保。告知公司这种协议是违法且对员工权益造成损害的,希望公司能够纠正错误行为,正常办理社保缴纳手续。在沟通时,最好通过书面形式(如邮件)进行,以便留存证据。
如果协商不成,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。向劳动监察部门提供相关证据,如劳动合同、工资条、工作证、“自愿放弃社保”协议等,详细说明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保的情况。劳动监察部门会对公司进行调查核实,若情况属实,会责令公司限期改正,补缴社保费用,并可能对公司处以罚款。
另外,员工也可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反映。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有权对用人单位的社保缴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。员工反映问题后,征收机构会依法处理,督促公司履行社保缴纳义务。
若因为公司未缴纳社保给员工造成了实际损失,比如员工生病就医无法享受医保报销,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要求公司赔偿相应损失。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,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损失与公司未缴纳社保之间的因果关系。
案例一:小张的维权之路
小张在一家小型企业工作,公司要求他签订“自愿放弃社保”协议,承诺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。小张当时没有多想就签了。后来小张生病住院,花费了一大笔医疗费,由于没有社保无法报销。小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他先与公司沟通,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并承担部分医疗费用,但公司拒绝了。于是小张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,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后,责令公司补缴小张的社保,并对公司进行了罚款。同时,小张通过劳动仲裁,要求公司赔偿他因未缴纳社保而无法报销的医疗费用,最终小张的诉求得到了支持。
案例二:集体维权成功
某工厂有部分员工签订了“自愿放弃社保”协议。后来员工们了解到这种协议是无效的,且对自身权益影响很大。于是员工们推选代表与公司进行协商,公司却态度强硬拒绝处理。员工们随后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反映情况。征收机构对工厂进行全面调查后,责令工厂限期为所有员工补缴社保。工厂最终按照要求补缴了社保,员工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。
案例三:小李的诉讼胜诉
小李在一家公司工作多年,期间签订了“自愿放弃社保”协议。后来小李离职时发现,由于公司未缴纳社保,导致他的养老保险累计年限不足,影响了未来的养老金领取。小李与公司协商无果后,向法院提起诉讼。法院审理后认为,“自愿放弃社保”协议无效,公司应承担相应责任。最终判决公司为小李补缴社保,并赔偿小李因社保问题造成的养老金损失。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