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!不法分子对儿童电话手表下手了!
2023-10-07 10:56:02

来源:法治左中
当前
为了准确定位、随时和孩子取得联系
不少家长都会给孩子佩戴
儿童电话手表
然而
不曾想帮助家长守护孩子的
安全“帮手”
竟成了犯罪分子的新目标
看一看下面的案例
案例一
“小朋友,我手机没电了,借一下你的电话手表。”
——电诈团伙新目标!
近年来,随着“断卡行动”深入开展,有力阻断了电信诈骗犯罪分子获取电话卡和银行卡的渠道。获卡渠道受阻的犯罪分子竟然将“黑手”伸向了儿童电话手表,他们在中小学周边,以手机欠费、没电、忘带等理由向孩子借用电话手表,拿到手表后偷偷拆卸手机卡,用于实施电信诈骗。
据光明网报道,今年7月湖北咸宁警方查获了两名涉诈人员,在小学门口从学生手中骗走4张电话手表的电话卡,并利用骗来的电话卡冒充物流客服拨打诈骗电话,非法获利4000余元。
案例二
“碰一碰加个好友吧!”
——儿童电话手表惊现“性暗示”
“碰一碰”“摇一摇”加个好友,这是当前不少孩子“手表社交”打招呼的见面语。据法治日报报道,刘某8岁的女儿,在有电话手表后特别沉迷好友圈,出去就喜欢“碰一碰”加好友。结果就“碰”到了恋童癖男子,该男子频繁发来一些性暗示的语言。
案例三
“小朋友请用爸爸妈妈的手机扫码开通……”
——诱导儿童扫码消费
很多儿童智能手表都可以下载安装APP,孩子年龄小、自控力不足,很容易不知不觉就购买了付费服务,甚至电话手表里有些APP还会以语音方式“温馨提示”孩子使用家长手机扫码消费。如电话手表中某音乐APP,在运行中播放语音:“小朋友,请用爸爸妈妈的手机扫码,开通手表铃声VIP。”
此外,还需警惕儿童电话手表存在泄露隐私风险。2022年央视“3·15”晚会曾曝光儿童电话手表存在许多信息安全漏洞,一旦被恶意软件入侵,儿童电话手表就可以“偷窥”行踪、“偷听”谈话。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漏洞,远程控制设备,并访问或窃取设备中存储的敏感数据。这可能包括孩子的个人信息、家庭住址、通信记录等,而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用于进行网络欺诈、身份盗窃或其他犯罪活动。
检察官提示
家长朋友们,为了孩子“手腕上的安全”,请您:
1. 引导孩子正确使用、妥善保管电话手表,不要轻易借给陌生人。
2. 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,提升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和信息安全保护意识。
3. 加强对孩子的防骗教育,不添加陌生人为好友,不与陌生网友视频通话。
希望在家长朋友和司法机关共同努力下,守护好孩子们“手腕上的安全”,让孩子拥有一个安全、快乐的成长环境。
相关推荐